四合院建筑的配饰往往有很深的文化内涵,而每个小部位都有很多重要的意义和故事,比如房檐的一些小配饰,比如一些花格,等等很多好的小配饰进行不同的搭配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四合院建筑之斗和升的分类及各分部名称。
(1)、斗与升各分部名称。
A、斗口。大斗和十八斗上,都开有装设翘昂的槽口,称做“斗口”。清代把平身科斗拱大斗的斗口作为权衡大式大木建筑各部件的基本单位。
B、斗耳。斗口两侧突起的部分。
C、斗腰。斗耳下面的垂直部分。宋代叫做“斗平”。
D、斗底。斗腰下面的倾斜部分。宋代称“斗欹”。宋代规定:斗耳、斗平、斗欹的高度比为4:2:4。
(2)、斗和升的分类。
A、大斗。汉代称“栌“,宋代叫”栌斗“,清代也叫”坐斗“。它位于全攒斗拱的最下层,直接座在柱头或额枋、或平板枋(普拍枋)之上。大斗上承托正心瓜拱及头翘或头昂。所以,全攒斗拱的重量都集中在大斗上。
B、三才生。宋代叫“散斗”。它位于里外拽拱之两端。托着上一层拱或枋子。
C、槽升子。宋代叫“齐心斗”。它位于正心拱之两端,托着上一层正心拱或正心枋
D、十八斗。宋代叫“交互斗”。它位于翘或昂的两端,托着上一层翘或昂及与之相交的拱。